![]() |
**** 原文寫於2015.11.12 更新文章在下方 **** 我原先的計畫是把這雙EGXtech 8字護踝襪 跟Titan的ELITE壓縮襪做一個pk 因為多數做專業運動襪的人都知道Titan產品的實力夠強,的確可以拿來當一個非常棒的對手 無奈自己錯過了特價,又不願意多花錢在可以買特價的商品上 所以那雙超高階的襪子只能等待下次特價再買回來pk,今天就先看這雙 (我個人只買了中間黑色那雙,其他都是學弟買的) |
![]() |
在什麼都MIC的年代裡,看到製造地是台灣總是特別開心 材質也都寫在照片上了,其中最特殊的應該是我第一次看過的H2X-DRY 他是個專利的排水透氣材質(或是說技術) 順手列上這次PK的另外兩雙襪子材質給大家參考 titan的籃球襪成分:73%棉 11%彈性紗 12%萊卡膠絲 4%尼龍 Nike Elite: 15%棉 2%spandex彈性纖維 62% 聚酯纖維 21% 尼龍 我實際拆封之後看了一下細節 |
![]() |
我不是織品專業人士,但是我大概知道織法越簡單造價會比較便宜 像這種織法複雜的產品生產成本會相對高 |
![]() |
我個人穿過的運動襪品牌應該跟球鞋數量差不多 也就是市售一線運動品牌襪子除了UA之外都穿過,小品牌也穿過一些 不過真的能拿出來寫的就主流的Nike Elite跟Titan 平價品牌運動襪以diadora的最耐穿,C/P值最高 比較讓人意外的是日本潮流品牌BEAMS的襪子也意外的好穿、耐穿,有機會去日本的朋友自己去找找 |
![]() |
就籃球襪來說,我的要求很基本 不能在鞋子裡頭會打滑、透氣、吸汗 更不能有那種車線摩擦到腳的狀況 襪子長度不該太長或太短 這EGXtech 8字護踝襪在基本分數上是全拿了 實際穿著我鞋櫃裡最低桶的KOBE 7來拍張示意圖 |
![]() |
就我個人穿著打球數次的感覺是比Nike Elite好穿、不容易鬆,防護性好 官方主打的8字鎖定感我是沒有感覺到 但是在阿基里斯腱的區域有感到明顯的包覆性 球友也有買,他是覺得腳踝的包覆性的確比一般襪子好些 個人覺得他也比Titan一般籃球襪的防護性好一點點 但是厚度與耐磨跟包覆感都輸 8字護踝襪的厚度上因為在不同部位的厚度有不同 所以一開始穿的時候我覺得他"整雙"都不夠厚是不大對的 後來在晾襪子的時候才注意到厚度的差異 在最頂端鬆緊部位是夠厚的,不過包含官方所謂足跟加厚避震等其他的部份我覺得可以更厚實些 建議在製作二代款時也想辦法把包覆性更升級 如果有穿過壓縮衣褲的朋友就知道穿脫會有點費時費力 不過這雙襪子沒有,相對的也就表示他的包覆與貼合性還可以提升 |
![]() |
身為一個熱血球兒(BALLER)的你應該最關心的是 "這雙襪子對於腳踝的保護性到底好不好???" 我認為比多數襪子都好,防禦力是有上升 也可以避免穿著護具造成鞋子尺寸穿起來不大合的窘境 但是我也認為他們應該可以做個比這個更好 (因為廠商在ptt po文給我的感覺還蠻認真研發的) 然而 防禦上升不代表打怪不損血 防護力上升不代表打球不受傷 曾經受過嚴重扭傷的球友還是建議穿上護具或是穿高桶球鞋並繫緊鞋帶 如果這雙襪子是防禦力+10的裝備 那麼護具大概是+15,高桶球鞋並繫緊鞋帶是+25 三個綜合加成就是防禦力+50的三夾防守 看過ALT的朋友就知道一句經典名言 "三夾以內皆是空檔" 三夾以上就沒有空檔,足以守住你的腳踝 襪子可以買一雙回家穿穿看,但是打球比的不是命強而是命長 逞強的下場通常就是3個月的復健或是籃球生涯的終結 不可不慎 |
![]() |
這次測試的是升級版的P83(橘色) 定價350 |
![]() |
以及P82+(藍色) 定價380 |
![]() |
升級版的籃球襪用夾鏈袋的方式包裝,我覺得很讚 因為我後來出國時把它拿來放護照跟票卷,超級實用、環保 |
![]() |
簡單看一下兩雙襪子的高度 左邊藍色的P82+高度大概是比中統的KYRIE 1多一點點 右邊橘色的P83高度則是比高統的D ROSE 5代多一點點 就看你自己的球鞋高度與喜歡什麼長度的襪子來決定吧 我是偏愛P83,不單是高度較高,還有他背後看不出LOGO也是加分點 |
![]() |
我們可以從照片裡看到織法上的不同,只是看不出實穿感覺 所以我來寫 左邊藍色的P82+也算實,只是相較於P83遜色一些 右邊橘色的P83在包覆的扎實程度非常好 至於官方寫道那些氣墊襪還是AIR什麼的..恕我木腳無法感覺出什麼氣墊的腳感 |
![]() |
足弓支撐的部分:由於兩雙貼合性都很好,所以感覺不出高低 |
![]() |
腳趾的部分也不會卡腳,前腳掌踩踏時的腳感也沒有明顯差異 |